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佛是一棵树 > 第2部分

第2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神级游戏,我独获超S级天赋!开局假太监,手持打龙鞭虐哭女帝!成为创世神,我打造系统一族全民转职:这个亡灵法师吸疯了王者:我就一替补,首发们都慌啥诡秘:和研究会斗争的日日夜夜逆天开局:变身萝莉的网游世界开局三个村民:我的帝国时代职业杀鬼子赚钱星际:每一只敌人都能让我变强同步游戏属性,我成为了全球最强全民海岛求生:我提前进入一年全球穿越,我在塔防游戏里成神多子多福,我在末世收女仆!让你打怪兽,你唤醒加坦杰厄?全民星海时代求生游戏:末世大佬玩嗨了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重生天灾:我囤货虐渣称霸末世幻光四

唉,生意人啦,生活的意义在哪里?

但凡有过经商经历的,都会有些同感,尤其在事业的发展并不如你意的时候,你会悄然的发现,不管你最初的动机如何,一旦学会开始赚钱就像开始了一场終点在不断延伸,规则在不停改变的竞赛,你永远不会是贏家,其实也没有人是。

模块二:做生意要做出生活的意义(2)

没错,将做生意视为生活的主要来源是很实际的,尤其是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但如果将赚取金钱与生活的意义直接画上等号,显然并不明智。如同把自己放在一个创造财富的循环中:钱赚越多,生活愈挥霍;愈接近成功人士的“人生标准”,却发现赚再多的钱,也总是担心不够…

就在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我一直在努力地回想那天是如何结束与朋友的叙旧,自然对这桩生意最后的结果也无从得知。无可否认,无论是他的细致描述,还是我的认真聆听,当那个场景在我们脑中“播映”的时候,抑或是现在正阅读着的你们,讲故事的和听故事的,都会对这个黑色幽默的结尾“会心”地大笑。是啊,像我们这些离“资产阶级”还很遥远的凡夫俗子们,谁的心里没有与生俱来的“仇富”心理呢?

可是谁又会举起手来,说我永远不想成为被“仇视”的对象?如果能让你选择是继续以目前的生活方式过日子;还是成为一个拥有大奔和游艇,却掏不出五十元钱加油的老板,你选谁?

如果你不能毫不犹豫地选择,不妨停下来问自己:“我在做什么?我期待什么样的人生?而这样人生的意义又何在?”

txt小说上传分享

模块三:恭喜发“财”(1)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逢初一、十五,尤其像佛菩萨诞辰这些吉祥的日子里,去寺庙里烧香的人越来越多。无所谓信佛的,抑或半信半疑的,还有一些根本不信的;年老的不少,年轻的有时候居然更多;没钱的经常来拜菩萨,有钱的来得更勤。总之,香火是越来越旺了,当然,这是在汉地繁华都市里的寺院景象。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变得不太愿意去寺庙。从公司搬到玉佛寺至今,已有六年了,期间只陪我的上师,一位西藏的活佛进去朝拜过一次。离这座千年古刹不过只有数步之遥,却从心里觉得它离我越来越远。不为别的,如果寺庙只剩下烧香拜佛的功能,虽然许愿和祈祷是每种宗教都必有的形式,但它已离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静坐六年才目睹明星陨落而得道开悟的佛“教”,越来越远了。

没必要否认,每个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去祈求的,只不过想要达到的愿望各有不同。无论男女老少,随便来自何处,不管是求升官发财后飞黄腾达、还是希望一家老少四季平安,当其面向佛菩萨而虔诚一拜的时刻,其实是没有分别的。因为我们所渴求的,都是幸福而快乐的生活,尽管理由和方式可能多种多样,但是殊途同归。

好几千年了,从这个星球有“历史”这个概念以来,各种肤色的男人和女人都在为追求快乐而寻求一个适当的规范,哲学家、神学家、宗教学家、心理学家,都在费尽心血地研究快乐与人性的关系。可是,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没有解答的题目。

有些事,知道了就是知道了,不可以当成不知道,可知道了又能怎样?还不如不曾知道……

比如,我们应该追求的是一种快乐的生活,而并非享乐。

快乐和享乐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可是人们常常容易将它混淆,就像愿望和欲望,其实动物和人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动物是为了欲望在生存,而人类是为愿望在生活。

只不过生意人想要祈求的似乎特别多,也许是负担太多了吧。

在《增支部》(注1)中的《鸯觉经》中,佛陀把人类分成三种:

1。 盲人:这种人不知如何使自己拥有的财富增长,不知如何获得新的财富,他们也无法区分道德上的好坏。

2。 独眼人:他只有一只金钱眼,而无道德之慧眼。这种人只知道如何使自己拥有的财富增长和创造新财富;但不知道如何培养好的道德品质。

3。 双眼者:他既有金钱眼,又有道德之慧眼。他既能使他已有的财富增长,并获得新财富,又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这段经文最美妙之处,就在于它只对有一只金钱之眼的人进行了生动的描绘,相反有道德之慧眼而无金钱眼的人并未被单独列为一类人,因为以生命而言,满足最基本的物质需求远比对单纯的道德追求更有实际价值。

目录
地狱血瞳极道特种兵皇宫这档事儿强爱作者:尔七涂满春药的肉体快穿之致渣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