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第17部分

第17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后室:新世界在现实与游戏中,寻回尘封的记忆网游:我有一箭可破万物血祭百万丧尸,我在末世当魔修魔兽之光明圣女我的领民美女多我的赛博精神病是任务提示全民末世游戏,我开局无限增幅第四天灾【救赎佣兵团】网游:你管这叫卡牌师?魔兽:狼人传叶凝薄寒年乔若星顾景琰重生:我回到了丧尸爆发的当天寒潮来袭:开局多子多福拿下女主播娇娇毒妃迷人眼,禁欲邪王被撩红了脸瓦:坏了,我成切割怪了!海彤战胤许雨晴沐长风江果果顾寒煜

父亲名晋肃,他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李贺遭谗落第,愁苦郁闷,后来虽然做了奉礼郎(也是个九品官),可惜27岁就英年早逝了。

晚唐诗人罗隐年少时就已诗名远扬,而且常以诗文讽刺现实为民请命,并自编其文为《谗书》,因此声名更著。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罗隐也因为《谗书》而深受当权者痛恨憎恶,以至于考了十回进士都是“解名尽处是孙山,罗隐更在孙山外”。所以他的朋友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天下大乱,罗隐的老乡、靠农民起义起家的钱镠自立为吴越王,罗隐才得以在政府部门就业,做了钱塘令。

著名诗人们都是先学习后就业,但唐代诗人中还有一个先就业后学习的典型,他就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小儿垂钓》那首诗的作者胡令能。胡令能外号“胡钉铰”,是莆田(位于现在的福建省)城里一个以修理铁器木器为生的手工业者,却因为对诗歌的热爱和一点点天赋而为人所知,青史留名,如此人生,不亦乐乎!

第52章 孙思邈心系苍生的职场药方

从古至今,我们中国人都非常认可“人生四大喜事”的说法,就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金榜题名对于十年寒窗铁砚磨穿的读书人或士子来说,确确实实是一剂让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的兴奋剂。唐代诗人朱庆馀在科考成绩揭晓之前写下了“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的佳句,与他同时代的著名诗人孟郊则在榜上有名之后唱出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绝调。

然而,同为唐朝人的孙思邈却对科举考试一点也不感冒,甚至唯恐避之不及,更让人难以望其项背的是,他曾数次拒绝了几代皇帝亲自发来的希望他进京做官的邀请函。

那么,孙思邈是怎么想的呢?他有着什么样的追求呢?

孙思邈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并非附庸风雅之辈。他自幼天资聪颖,与众不同,七岁上学时就能“日诵千余言”,弱冠之年已通晓诸子百家,尤善谈老庄道家之学,并且还喜好钻研佛教典籍,被人称为“圣童”。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朝野士庶,威耻医术之名,多教子弟诵短文,构小策,以求出身之道。医治之术,缺而弗论”,孙思邈生活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中,却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求仕之路,选择了悬壶济世救民于苦痛的行医生涯,这与他自己幼年的一段经历密不可分。

孙思邈小时候曾经患过风疾,为了治病,父母带着他到处登门求医,最后虽然把他的病治好了,但他们家却已是家产罄尽,徒有四壁。因为时时想起自己的痛苦经历,而且经常耳闻目睹老百姓们“看病贵、看病难”的窘境,孙思邈早早就立志做一名苍生大医,为广大民众解除身体和精神痛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以历代名医为榜样,刻苦钻研医药典籍。对于诊疗疾病的方法、采药的常识、制药的程序和养生保健之术,凡有一事长于己者,他总是不远千里,伏膺取决。所以,在二十岁左右时,孙思邈已打下了坚实的医学基础。

孙思邈不但重视书本知识,善于学人所长,而且极为注重实践。他走遍了家乡关中的山山水水,而后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南下到现在的四川考察风土人情,采集药材,炼制丹药,并沿途为百姓施诊治病。他此次南行丰富了医药知识,开阔了视野,积累了实践经验。他在峨眉山道士处得到了高子良服柏叶法,在江州(今重庆江津)治愈了湘东王的脚气病,为梓州(今四川三台)刺史李文博治愈了消渴病(类似于现在的糖尿病)。在此期间,他亲自为600多名麻风病人做过治疗。归途中又为梁州(今陕西汉中)汉王李元昌治疗水肿,为陇州韩府君用马灌酒治疗风疾,都获得了成功,还用瞿麦丸治愈了一位中流矢的士兵,使其身上的箭头在服药后自行脱出。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伴随着一个个人的成功救治,孙思邈的名气越来越大,逐渐传到了皇帝老倌的耳朵里。有着贪生怕死、梦想长生不老光荣传统的皇帝们一个接一个地向孙思邈抛来媚眼,希望他朝朝暮暮一刻不离地侍奉在“国家一把手”身边,时刻准备着为伟大领袖消灾祛病。

据说早在隋朝开皇年间,隋文帝就曾邀请孙思邈入朝担任国子监博士,却被孙思邈以生病为由推辞了。

隋末唐初改朝换代之际,为了躲避战乱和朝廷征辟,孙思邈隐居太白山,后又隐居终南山。唐武德年间,他与熟谙佛教“医方明”的道宣法师相识,二人结为知交,每一往来,谈论终夕,最后二人在医学上都获益匪浅。

目录
困在时间里的她异世之界之奇幻传奇最强神话帝皇九道歌[ES/偶像梦幻祭]我被宇宙人一见钟情了女强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