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玩我呢?新手任务是长平之战? > 第165章 王莽的货币改革

第165章 王莽的货币改革(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在下朱雄英:认钱不认人去世当天,渣夫在和白月光领证夙志风月生执全日谈赵子龙演义大唐小说家三国:星火燎原,平民崛起!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浮生逍遥郎亮剑之从永不磨灭的番号开始别人办事收钱,我收阳寿末世降临,我打造顶级安全屋和女主交换人设后,被迫万人迷了重生七零,在江少的怀里撒个娇穿成后妈,拯救疼痛文学校草男主被逼替嫁植物人,我会点玄学怎么了哑巴小妻:热搜当天和豪门继承人闪婚了觉醒3S级世界,召唤英雄亚瑟王魔劣:量子掌控谍海英雄

除此之外,贷款方面也很有意思。

王莽是这么规定的:对于非生产性的消费,如祭祀丧葬就不收利息了,短期内还上就成;对于生产性借贷,收取年息百分之十(也有说月息百分之三)的利息。

按理说这个利息确实是不高,很多朋友可能会大骂:年息百分之十!月息百分之三还不高!

真不高。

在古时候,是不存在金融信用体系的,即便放到今天,我们的抵押性民企贷款的综合成本都要在8左右(注意黑体字哈),这还是有抵押的,信用型贷款基本上都要在15以上,这还是现代社会。

在农耕时代,这个利率绝对是良心价,所以王莽的这项政策从初衷上来说还是好的。

但还是那个问题,他这一套顶层的设计完全是想当然的存在,忽略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大手。

市场这只手,会自动的调节出合适的利率,配置出合适的贷款人,哪怕这个利率看起来很高,但基本上都会物尽其用。

社会运行的重要规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王莽这一插进来后,就很容易变成了一个愿打,另一个不愿挨,却没法不挨。

地方官员在得到政策后,会让不需要贷款的人也贷款,会让10的年息变成10的月息,反正地方上全都是他说的算,上边的红头文件大老爷们又不会给你小老百姓看,他咋说都有理,反正上面确实下来贷款的国策了,你不贷就是刁民!

越来越多的贷款由救命的钱变成了要命的钱,最终老百姓骂街时,王莽成为了最终的荣誉买单者。

“五均六筦”最终结果就是将民间最后仅存的工商业和富农中农全部挤成了贫农,把贫农彻底挤成了盲流,把各种各样的有产者变成一模一样的无产者。

传统的豪族人家则趁如此天下大乱开始了招兵买马的自我保护。

而王莽的第三项改革,也是影响最为广大的一项,货币。

对于货币,儒家的学者们同样也是有很多看法的,比如有一个叫做贡禹的学者,他就提出过建议:要废除货币!

理由是国家垄断货币怎么能行?而且钱这东西压根就是祸害!周朝时候哪有什么货币!太不自然,太不美好了!要回到以物易物的时代才是好时代!

说白了就是说,钱这东西是王八蛋。

当然,王莽还没有天真到真的放弃使用货币,只是,王莽在上位以后不久 便开始整活了。

首先,王莽推出了大面额货币。

当时汉朝使用的货币是已经使用了近两百年的五铢钱。

而王莽则是铸造了三种新的大面额货币。

分别是大钱、契刀、错刀。

大钱重十二铢,分量上相当于25个五铢钱,但它的面值却被规定为五十个五铢钱。

第二种“契刀”,钥匙的祖宗,面值五百个五铢钱。

第三种是错刀,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金错刀“。

这种钱与契刀类似,但用错金工艺整出了“一刀直五千”的文字。

顾名思义,人家值五千个五铢钱。

由于后面那两把刀的面值太过离谱,王莽先生怕人们动歪心思造假币于是在铸币时采取了当时最为先进的防伪技术。

这也导致了王莽一朝的钱币成为了后世钱币收藏爱好者赞不绝口的业界良心,中华五千年来工艺之最。

王莽认为,他把工艺调高就能够防止假币出现了。

他太天真了!

华夏民族有哪些特点?

种田,只是其中一项而已,我们还有另外一项超级技能,“写轮眼。”

为什么外国不愿意把高精尖设备卖到华夏,因为华夏卖高精尖不是用来进行生产的,而是用来研究的,等研究透彻以后,华夏不但可以进行仿造,还可以让其的性能更好,价格更低。

王莽以为,造币技术提高,就可以避免假币出现,安逸只能说,王莽还是太傻太年轻。

大面额货币造假,那利润是惊人的。

就以面额最小的大钱为例。

一枚大钱需要消耗的铜仅仅相当于两枚半五铢钱。

也就是说,把两枚半五铢钱的铜钱融了,然后通过重新铸造,便可以获得一枚价值五十五铢钱。

这期间,同样的铜消耗,产生的价值却足足翻了二十倍。

哪怕中途有其他损耗,那么,利润最起码也在十倍以上。

而老百姓私

目录
梦幻泡影
返回顶部